当前位置:首页 > 耀世平台 > 正文

关于元宵节的诗配画

摘要: 元宵节诗词名句鉴赏 元宵节诗词名句鉴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出自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元宵节诗词名句鉴赏

元宵节诗词名句鉴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出自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诗词名句鉴赏

1、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2、大江流日月,客心悲未央。——谢洮

3、人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鸥自相亲。——刘著

4、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枚

5、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陆游

6、已到穷途犹结客,风尘相赠值千金。—— 石达开

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汀子弟满天山。——杨昌浚

8、人从斜月天边去。——吴缙

9、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

10、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11、不薄个人爱古人。——杜甫

12、人难再得始为住。——龚自珍

1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

14、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邓汉仪

15、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

16、人言回家乐,尔昔谁得知。——陈师道

17、山围故国周遭地。潮打空城寂莫回。——刘禹锡

18、大雪满弓刀。——卢纶

19、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韩愈

20、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宋之问

21、山鸟月中寒,梦醒梅花下。——魏际瑞

22、人言落日是无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觐

23、五狱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李白

24、人闲桂花落,液静春山空。——王维

25、误人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

26、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晓晓问姓名。——朱元璋

2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28、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徐通

2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

30、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陆游

3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3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4、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琵琶记

36、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孔融

37、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39、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

40、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

4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42、十载青山几战尘,还家何处访情亲。——严粲

4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44、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

4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46、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庵

47、久在樊笼里,复得近自然。——陶渊明

48、才如江海命如丝。——苏曼殊

49、心绪逢摇落,秋声一可闻。——苏延

50、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5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苏轼

52、人生有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

53、心轻万事如鸿毛。——李颀

5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55、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韩屋

5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57、力拨山兮气盖世。——项羽

58、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

59、不爱江山爱美人。——陈于王

60、不曾识面早相知。——赵翼

6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62、夕阳劝客登楼,去色北朝鲜秋绕郭来。——黄景仁

6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候家。——韩翅

64、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丘逢甲

65、无意怜草,人间重晚睛。——李商隐

66、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

6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6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69、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7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7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曹雪芹

72、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份外明。

7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岑参

74、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

75、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76、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邵雍

77、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行。——杜甫

78、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

79、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

80、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81、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善惠

82、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83、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84、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杨万里

85、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朱彝尊

86、人已闭门鸟已栖,黄昏家畔孤儿啼。——徐积

87、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

88、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间故乡。——金诚

89、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李白

90、人间亦有痴手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

91、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屋

9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93、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庵

94、十煽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

95、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

96、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枚

9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98、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

99、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

100、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太子月。——王阳明

101、山鸡羞禄水,不敢照毛衣。——李白

102、人面不看看佛面。

10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104、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欧阳修

105、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

106、三朝三暮,黄牛如帮。——民谣

107、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韩愈

108、一去紫台连朔,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

10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110、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111、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秦嘉

112、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水浒传

1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

114、山寺钟呜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流暄。——孟浩然

115、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别。——李益

11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117、一生依样画葫芦。——陶彀

118、人世几登高,寂寞黄花酒。——汪时元

119、一片芒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煜

120、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

121、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夭公买少年。——元道山

122、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123、十指不沾土,鳞鳞居大厦。——梅尧臣

124、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12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秦观

12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12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徐生。——苏轼

128、一丘一壑也风流。——辛弃疾

129、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古歌谣

130、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曹雪芹

131、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

132、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133、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134、一年好景群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拭

13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13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137、十年一觉扬州梦。——杜牧

138、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刘基

139、小诗有味似连珠。——苏轼

14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141、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

142、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

14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靖蜒立上头。——杨万里

14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

145、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唐庚

146、不管烟波下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

147、人生值艰难,不如路旁草。——方回

148、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郭詹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第一部分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____李商隐《观灯乐行》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____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第二部分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____符曾《上元竹枝词》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____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____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____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____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____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____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历代文人古诗闹元宵

元宵节古时也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浓厚,历代文人雅士诗咏不少。赏月、燃灯、放焰火、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是古时元宵节的主要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为文人诗咏的主要内容。

元宵节的月,是历代文人描写之点。唐代崔液在《上元夜》里写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把人们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赏月观灯的心情描绘出来。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则把元宵月色之下的帝都盛景荡漾得飘然流逸。明代唐寅在《元宵》中这样咏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把元宵节的月与灯与人描写得淋漓尽致。

灯,是元宵节的主角。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习俗起自隋汉时期,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我国历代的元宵节,自形成节日之后,就开始设定节期全民共庆共娱,汉代设节期一天,唐代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最长,十天,清代五天。在节期里,人们燃灯观灯,热闹非凡。

隋代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中咏道: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描写了当时元宵节的灯光与焰火。

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苏东坡: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描写了宋代元宵节的个性与共性。个性,家家燃灯;共性,满城灯火辉煌,笙歌处处,繁华热闹。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面描绘了元宵灯火的活生生动态。

此外,千门开锁万灯明(唐/张祜),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火树能焚塞北风(清/施闰章),都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名句。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大习俗。元宵节吃汤圆传说很多,但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来看,汤圆作为欢度元宵节的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宋朝时期的元宵节,民间流行着一种时尚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初民间称为 浮元子,生意人给它美其名曰元宝。后浮元子也被称为元宵。它是以糯米粉为主料,中间包馅,馅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桂花、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料,包成圆形,放在水中煮吃。因为此元子是圆形,放进水里煮时,开始是沉在水里,熟时,就会浮上水面,所以人们称其为浮元子。吃浮元子时,往往要配点汤水,所以,后来人们又称它为汤圆。宋代姜白石在《咏元宵》中这样描写汤圆: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珍品即汤圆)以传神之笔描绘了轿中客人钩帘看街时的情景,以及不吃到汤圆不肯回去的心情。

清代的元宵节,汤圆很为流行,李调元在《元宵》中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把闹元宵夜深后,汤圆仍在叫卖的情境描写出来。清代符曾在《上元竹枝词》中曰: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把汤圆的原料及制作、销售,写得详细具体。

相关内容分享:

元宵节诗词名句鉴赏

元宵节闹花灯祝福语句子

元宵节描写烟花的优美句子

元宵节互相祝福的短信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精选

元宵佳节微信祝福语句子

描写元宵节看花灯的句子

元宵送给长辈的祝福语句子

元宵节送给朋友的祝福语大全

元宵节诗词

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一说此词为朱淑真所写。)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如霜。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踏莎行 侯置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东风着意催梅柳。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後。拨雪张灯,解衣贳酒。觚棱金碧闻依旧。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

柳梢青 张孝祥

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10首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10首】

   1、《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清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5、《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6、《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7、《上元夜忆长安》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8、《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9、《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0、《水调歌头》

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元宵节团圆对联】

上联:一曲笙歌春似海,

下联:万家灯火夜如年。

上联: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

下联: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上联:万家元宵夜;

下联:一街太平歌。

上联: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

下联: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上联:五夜星桥连月殿;

下联:六街灯火步天台。

上联: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下联: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上联: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

下联: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上联:万家元夕宴;

下联:一路太平歌。

上联: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

下联: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上联:万点春灯,银花有色;

下联:一轮皓月,玉宇无尘。

上联:玉烛长调千门乐;

下联:花灯遍照万户明。

上联:银灯大放春来日;

下联:金吾不禁夜行天。

上联:九华灯炬云中挂;

下联:五彩鳌山海上移。

上联:舞凤飞龙成夜市;

下联:踏歌击鼓助春声。

上联: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

下联: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上联:中天皓月明世界;

下联:遍地笙歌乐团圆。

上联:且看银灯欢五夜;

下联:共把金盏庆千年。

上联:天上冰轮满;

下联:人间玉漏迟。

上联:天空明月三千界;

下联:人醉春风十二楼。

上联: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

下联: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上联: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

下联: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上联:雪月梅柳开春景;

下联:花灯龙鼓闹元宵。

上联:玉宇无尘一轮月;

下联:银花有艳万点灯。

上联: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

下联: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上联:三千世界笙歌里;

下联:十二都城锦绣中。

上联:万户春灯报元夜;

下联:一天瑞雪兆丰年。

上联:玉宇无尘一轮月;

下联:银花有艳万点灯。

上联:明月一轮,天开清淑;

下联:春灯万盏,人乐太平。

上联:明月皎皎千门秀;

下联:华灯盏盏万户春。

   上联:火树银花合;

下联:星桥铁索开。

上联:耀眼宏图灯映月;

下联:动人春色画中诗。

上联:万户管弦歌盛世;

下联:满天焰火耀春光。

上联: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下联: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上联:银花开火树;

下联:铁锁启金桥。

上联:银灯大放春来日;

下联:金吾不禁夜行天。

上联:雪月梅柳开新春;

下联:花鼓龙灯闹元宵。

【元宵节吃什么】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11、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12、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13、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14、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元宵节吃汤圆注意事项】

当心色素污染

每年北京市的卫生监督部门都会对元宵节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市民,购买元宵和汤圆一定要看好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正规厂家的品牌产品。购买后要严格按照储存标准存放。对于如今市场上出现的彩色元宵,专家提醒,为了健康要学会鉴别其中是否有色素:一是从色彩上判断,含有色素的产品颜色较重;色彩可能不够均匀,呈颗粒状。如果煮出的汤圆退色,最好别吃。

喝点儿汤促消化

其实元宵、汤圆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就溶解在煮汤圆、元宵的汤里。因此吃了元宵、汤圆最好再喝汤,这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无论是吃元宵还是喝汤还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了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元宵要小口吃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小孩和老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早餐不宜食用

专家指出,元宵、汤圆虽然味道好,但也不能多吃。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营养。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每顿一二两

除了早餐不适合吃元宵、汤圆外,究竟该什么时候吃元宵、汤圆还有很多讲究。于康建议,最好也别把元宵当正餐,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儿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个一二两(50~100克)也就足够了。在吃元宵、汤圆的同时,不能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是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去半两(25克)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汤圆,前面说过了,这类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一些胃肠功能弱的人在吃了元宵后就会出现泛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问题。因此元宵不能吃得太饱,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不可油炸着吃

除了煮元宵外,有人还喜欢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虽然油炸的元宵比较香脆,但油炸会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而且能量增加,成了更不健康的食品。因此油炸元宵从营养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少量吃一些则另当别论。但是有胆囊、胰腺疾病的患者,食用油炸的元宵、汤圆很可能会使这类疾病复发,故不能食用。

【特殊人群如何吃元宵】

糖尿病吃元宵注意搭配其他食物

普通的米和面多直链淀粉结构,而糯米中绝大部分淀粉都是支链结构。其葡萄糖分子链与水和淀粉酶接触面积较大,很容易被淀粉酶分解,迅速释放出单个葡萄糖分子被人体吸收,这就决定了糯米比普通米和面更容易迅速升高血糖。

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对元宵一点都“碰不得”,虽然单独食用元宵的升糖指数较高,但是由于进餐时是多种食物混合在一起吃,血糖指数的升高就会不同于单独进食元宵了,而是会比单独进食元宵时低了许多。因此糖尿病人在吃元宵的时候,需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并且吃几个“解解馋”即可而不要贪多。

市场上目前也有多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元宵出现,如咸味元宵,或者馅料没有加糖,而是加入了甜味剂的元宵。据了解,目前也有商家出品一些用西米或者其他食材制成的元宵,添加果胶使其具有黏性,也可以成为糖尿病人的选择。

溃疡病患者“浅尝辄止”

溃疡病患者食用太甜的食物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甜味元宵不宜多吃。进食两个即能品尝元宵的美味,浅尝辄止,确保健康。溃疡病患者食用元宵时还应注意,如果是甜味元宵,汤中不宜再加入糖分;如果是无馅的小汤圆,则汤中可以配合些红枣、枸杞、桂圆之类调味;目前市场上咸馅元宵种类有,叉烧元宵和梅干菜元宵。

元宵少食不留遗憾

由于糯米黏性强,在肠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不易消化,一些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元宵。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高血压高血脂、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都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元宵品种,少吃、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婴儿最好不吃元宵。总之,适量食用元宵才能让您拥有一个健康安全,不留遗憾的元宵节!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甜馅元宵,可改吃咸味汤圆。假如把元宵当点心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种难以消化的食品,假如吃得太饱并吹到冷风,这类病人就轻易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溃疡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效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假如多吃元宵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累赘。

老年人:老年人多有消化功效减退,牙齿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拟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艰苦,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细嚼慢咽。

婴幼儿: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合适吃元宵的。由于糯米比拟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岁的孩子不轻易嚼碎元宵馅中的花生。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应尽量少吃元宵以防加重病情。另外,小儿消化功效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美,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时不能急于全部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不测。

元宵节诗配画?

关于元宵节的诗最著名的应该是,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如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成为千古名句。

写元宵节的词当属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1·元夕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把元宵节的灯火流转,热闹非凡。描写的入木三分。其最后一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被民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评论为人生三大境界最后一境界。

元宵节怎么画?

问题一:怎样画元宵节 一家人在院子里吃元宵,看烟花,周围再画一些花灯

问题二:关于元宵节的画? 上百度上查就有了,搜索元宵节的画就行了

问题三:世上最漂亮又简单元宵节画画作品 虽然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但是以我的角度来说挺简单漂亮。

希望可以帮上你。。。

问题四:请问 元宵节 在灯笼上画什么图好呢 福: 祝福家人永远身体健康快乐开心每一天

鱼:年年有余

免子,祝贺语,龙凤图画

问题五:一幅元宵绘画作品 5分

问题六:元宵节 在纸灯笼上 画画 画什么样的图案好呢 可以画 一家团圆, 当然,猴年还是画 猴 好些,想发财就画 金元宝。

问题七:元宵节小报怎么画?(文字多.图画少) 灯笼,烟花多画点........

舞龙神马的也可以..........

问题八:作一张有关春节,元宵的诗歌配画怎么做 春节的诗词推荐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有名,又挺喜庆的,很符合过年的年味儿。配图可以用张年画风格的图,暖色调的。

元宵是个浪漫的节日,重头又在晚上,建议配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又有名又浪漫,百读不厌。或者周邦彦的《解语花》也不错的:

风销焰蜡,露藕媛,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配图的话可以选元夕灯会的图,色调可以暗一点,比较有情调。推荐一张鸡腿子的图,挺配青玉案的:imgsrc.baidu/...5d.jpg

正月十五的古诗词配画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词品》《词综》作朱淑真词,《续萱草唐诗余》作秦观词,皆非,一般认为是欧阳修词作。

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苏味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的盛况。[9]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3]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诗歌

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6、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 陆游

10、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发表评论